当前位置:  首页 > 海伏课堂

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丨共商能源改革与市场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3-12-04 09:36:21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vip

  亨德拉·伊斯瓦胡迪 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新能源、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节能基础设施规划开发总监

  未来我们应该发展更多不一样的电力来满足一直增长的用电需求,包括风电、地热、太阳能等。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能源绿色发展将以人民福祉为基准,以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接受性为基础,确保可持续性和公平性,同时在碳市场及电力市场方面协同推进。绿色、清洁和高效,将会是印尼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准则。

  长远来讲,印尼政府跟能源行业的专家们一起制定了路线图,将致力于打造大电网,通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本地化生产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这不仅能更好地发展电力市场,也能保证能源的安全。印尼政府已经承诺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并进行碳市场改革及碳排放交易。

  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耦合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诸多机会,相信我们会在更多的能源合作、电碳协同发展下,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目标。

  近年来,江苏省快速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电力工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电源结构由以煤为主向风光水核气多元化、绿色化加快转变。面对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随机性等客观因素,电力市场将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新业态发展、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充分的发挥派驻作用和专业优势,强监管、促改革、优服务,持续完善交易机制,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着力构建品种多元、功能互补、协同创新、供需联动的电力市场体系,全力推进江苏省电力市场建设创新实践。做大中长期市场,发挥好“压舱石”作用;做深辅助服务市场,发挥好“调节器”作用;做优电力现货市场,发挥好“风向标”作用;做活配售电改革,发挥好“探路者”作用;做强监管服务保障,发挥好“助推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以能源监管新实践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能源篇章。紧扣能源安全保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紧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推动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紧扣“双碳”目标落实,强化清洁低碳导向,健全市场机制,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源结构、电网形态、市场结构、成本构成等电力系统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特征发生深刻改变,这对市场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电力市场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新能源入市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市场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其本质是考虑新能源经济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市场机制设计问题。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市场功能的总体框架包括多重维度:在多元价值方面,电力市场必须实现安全价值、绿色价值和电能量价值这三重价值,绿色价值主要是通过绿电、绿证、碳市场来实现;安全价值是通过容量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对灵活调整的特性给予补偿;电能量价值体现在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同时配套的还有输电权市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力市场体系将呈现依托大电网互济能力的批发电力市场(国家、省/区域市场)和依托分布式、微网等开展的若干零售市场(分布式资源市场)并存的格局;同时应建立全时间尺度的平行交易机制,构建电能量—安全—绿色三维价值体系和市场功能体系。

  在新能源参与市场机制设计上还应该要考虑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双向延伸:从空间维度上,既要实现沙戈荒大基地等大规模资源优化配置和余缺调剂,又要开展新能源分散式交易激发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从时间维度上,完善长周期中长期合约、短周期中长期合约和现货、容量补偿及价格机制。

  最后,推进过程中要关注市场条件下新能源激励政策衔接和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等政策激励协同等核心问题,并必须要格外注意补贴政策与市场的关系、完善电价与碳价的联动、绿色电力消费的核算与认证、政策支持等问题。

  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历程中,按照“先非居民后居民、先试点后推广、先增量后存量、边理顺边放开”的思路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按照建设产供储销体系,构建“运销分离,管住中间,放开两头(X+1+X)”竞争型市场体系的方向推进体制改革。

  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场所,交易品种分为油气类交易、基础设施类交易、服务类交易,交易模式包括挂牌、竞价、招标、团购、预售、可转让,具有发布价格指数、辅助监管等重要功能。目前,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将全力推动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建设市场化交易买卖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争取成为连接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上游和下游、能源与金融、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功能,是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期货交易所持续以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为方向,致力于服务“双碳”目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特别是在绿色发展产品板块,提出了碳排放期权与碳市场衔接。根据境外电力期货市场运行实践经验,来探索电力期货、新能源金属期货产品在电力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及增强市场活力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可行性方面,从三个层面来看条件是基本成熟的。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内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提质增速,任务明确,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部署已经很明确,成熟的现货市场将转入正式运行,将加快推进以南方区域为板块的多个区域市场建设。区域层面来看,南方区域市场建设最为成熟,南方区域市场也将于今年底启动结算试运行。广东省层面看,首批试点中广东省更具有先行先试的条件,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已连续结算试运行两年,运行平稳,规则体系相对完善,作为改革开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沃土,广东电力市场主体存在较强的价格风险管理需求。基于以上初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我国电力期货市场的展望,探索开展以广东电力市场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和场外衍生品交易,形成稳定健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作出贡献。

  欧盟始终致力于解决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通过三个计划建立了运行高效、跨境融合的泛欧一体化短期市场,具备覆盖欧盟27国大规模高效运行的短期经济调度、有效优化电力生产的功能,同时将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结合起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实现能效提升、节约世界资源,有利于优化成本及控制碳排放。

  目前欧洲现行电力市场设计机制存在一些短板:电价受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影响,无法为低碳技术提供充分的长期投资信号,缺少经济高效的灵活性资源进行电力系统平衡等。为解决这些短板,可通过有效监督管理机制进行新一轮欧洲电力市场设计的结构性改革,其中,长期合同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直购电协议(PPA)和差价合约(CFD)两种最有效的长期合约工具,可降低清洁电源投资中资金成本的风险溢价水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新能源发展和电力供应保障及终端保供稳价起到重要作用。

  10月,欧盟理事会就电力市场设计修改达成协议(根本原则),最重要的包含:推广低碳发电商和购电用户间的长期合约以稳定长期电价;各类型低碳电源投资(包括风、光、地热、水电以及核电)均将基于同等市场条件。为解决电力市场面临的挑战,将通过更多激励政策鼓励市场多发电,同时要进行相对有效的耦合优化短期经济调度,通过长期合约促使电力价格稳定。

  从国际经验看,推进电力市场融合,是促进电力资源流动和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普遍路径,一体化电力市场必然是以密切的电网联系和资源互补为依托,经历由点及面、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一,电网运行很复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诸多因素。首先,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破除制度壁垒,允许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其次,要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以及电网物理基础,充分评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用户对电价的承担接受的能力。最后,要多元主体协调发展,通过丰富交易品种、创新市场机制,实现电能价值、调节价值的多元化收益模式。南方区域一次能源与用电需求呈逆向分布,五省(区)资源和电源结构各异、互补性较强,依托南方五省(区)的资源禀赋和物理优势,结合各省(区)价格承担接受的能力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需要,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拥有非常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检验市场规则的合理性、市场运营的有序性、初期模型工程化应用的可靠性,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先后开展了五轮调电试运行,10月底还开展了第一次结算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电网保持安全稳定,市场主体高度活跃,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于未来实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我还有四点建议: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标准体系,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察觉缺陷、处理问题,依据市场的发展状况迭代升级,包括市场准入、市场交易、信用评估、市场监管等规则,推动市场在规范的制度标准下能够高效地运作;做好市场运营机构之间的衔接,确保业务流程规范和技术上的支持系统相互连通,提高更大范围的市场交易组织的操作性;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加强对市场主体交易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处置,完善市场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减少市场运营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防范不当干预市场等行为;加强创新驱动,通过持续完善市场机制,迭代更新现货出清技术,使市场运营更有效率,供应安全更有保障,市场行情报价更加合理,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区域电力市场的优势大多数表现在可靠性提高、高效电力采购、经济高效减排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整合四方面;长期区域市场能够最终靠避免不必要的建设和以较低成本的采购来减少相关成本;容量市场可能会转移消费者的投资或搁浅成本风险;综合需求响应和能效服务参与市场,通过市场信号促进节能减排。

  同时,全球各地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与监管将面临更加大的挑战,比如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技术和监督管理要求及政策、主管机构的职责各不相同,市场可能没办法解决贸易净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一定要通过市场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通过电力市场使边际成本更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边际成本低于传统能源,边际成本比较低的电源在美国的碳排放也比较低。希望可以引入更多的资源来增强市场竞争性,这样做才能够提高能效,以及输电、配电的效率,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电力市场监管支撑服务方面的工作大多数表现在专项研究、服务改革、标准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四个方面。我们从基础技术、公平环境、监管力量、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对我国电力市场监管进行了展望。

  对做好我国电力市场监管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完善监管的法律和法规,完善市场交易规则,使市场建设和市场监管有法可依。第二,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实现电力市场多目标要求,电力市场建设要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和电力工业运行客观规律;要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设计市场建设路径,实现市场主体自由选择、充分参与、公平高效竞争,促进电力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要完善政策体系,充分的发挥政府在能源资源宏观调控、电力保供中的主体责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健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合理疏导能源转型成本。第三,加强电力市场管委会建设,体现市场的公平公正。电力市场管委会与市场监测、监督管理的机构专业监督管理共同构建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将有利于提升市场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保护市场成员的权益,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加强行业自律,有利于促进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中电联第三方平台的支撑作用,协助政府部门监管电力市场,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咨询服务,开展电力行业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突出特点,包括高占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需配套大量、多元化灵活性电力资源,集中式大容量电源与大量分散式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并存,大电网的电力负荷、电力批发商业市场的需求波动性、不确定性和弹性增大;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中心大跨度逆向分布,要求电力规划与能源电力管理体系实现分层协同规划,电网安全经济调度体系实现统一分层协同调度;输电网结构由区域电网构成,区域间大部分为特高压直流连接,区域内省(区、市)间大部分为交流电网连接,且接入输电网各省(区、市)电源装机差异大。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架构设计上需最大限度地考虑四类因素,即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风险可控性。

  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架构设想:涵盖集中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需求侧资源等主体,完善电能量(中长期+日前+实时+日内)、辅助服务(传统+爬坡+转动惯量)、容量等交易品种,开展省内、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重点是跨区电力中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空间结构的协同设计。

  围绕现货市场的空间结构设计,我们提出方案并作对比分析,涉及全国统一出清的电力现货市场、省间+省内现货市场、跨区物理输电权市场+统一分区市场+各省内市场,以及中长期实物合同等的配置。除加强市场监管外,还应发展长期发电燃料合同市场,建立容量机制来保障有效发电容量的充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