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米乐m6官网首页vip

英杰电气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11-05 16:38:55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vip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国内综合性工业电源研发及制造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主要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有系列功率控制器和功率控制电源系统,功率控制电源系统包括还原炉电源、单晶炉电源、蓝宝石炉电源、碳化硅炉电源等。其中,功率控制器是一种以MOS管、晶闸管、IGBT(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器件;功率控制电源系统是以功率控制器为核心,配以相应的检测控制设备,用以实现电热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的控制,并具有完善的检测和保护功能的电气控制系统。

  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光伏(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半导体电子材料生产设备和其他工业制造设备。

  特种电源是为特殊用电设备供电专门设计制造的电源,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有特别的条件或可调、或对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有特别的条件,对电源的稳定度、精度、动态响应及纹波要求特别高。公司生产的特种电源主要有直流编程电源、加速器电源、中高频感应电源、高压电源、微波电源、射频电源、固态调制器系统等,主要使用在于半导体、激光、医疗、环保等行业,电子枪、微波加热、杀菌、等离子喷涂、真空熔炼等特种工业领域以及航空航天等科研领域等。

  公司基于自身工业电源技术的平台优势,扩展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源模块及充电桩/站研发及制造业务,并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满足多种功率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为客户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系列解决方案。

  基于公司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定制化特点,公司主要采用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定制化生产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一直秉承自主创新的经营理念,核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无外购技术的情况。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持续多年的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通过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基于多年来建设及持续优化创新的核心技术平台支撑起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并不断向新的技术领域延伸,通过技术交叉应用及延伸,满足下游客户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为公司构建多样化产品布局,并为多行业、多领域经营模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模式,对主要原材料或非标准零部件(如散热器、钣金件等)采取定制或外购方式,由采购部根据物料计划制定详细采购计划,按《合格供应商名录》优选合作供应商;采购人员根据时间要求下达采购订单、管理采购订单,并会同品质部、库房接收原材料。部分关键物料需通过品质部或技术中心的产品测试,对其质量、性能、稳定性进行检验,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进行采购,公司品质部每年定期组织对《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名录持续包含最优性价比的供应商。

  公司生产部门主要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在与客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后,根据产品的供货时间要求、生产复杂程度及生产周期统筹进行生产安排。

  生产过程中,公司根据订单情况,采取自行加工、外购部件再集成相结合的方式,公司主要承担设计、自行加工、总装集成、调试等核心生产工艺和工序。

  公司多年以来形成了以研发为驱动的销售模式,依靠较强的研发实力,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客户新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和客户进行深度合作,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符合其要求的产品,长期的深度合作大大增强了客户的粘性,也形成了市场、研发深度互动的合作方式。在销售模式上,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工业用户及科研单位,产品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同时不断发展标准产品的代理渠道。

  1、光伏行业我国光伏产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商用技术不断创新,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全产业链领先优势的科技产业。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

  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约占全部新增电源装机的56%。当前,光伏累计发电装机仅次于火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光伏快速发展带动投资效果明显,上半年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

  整体出口情况良好。初步测算,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超过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人民日报2023年7月28日刊文)

  2023年1-6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39.8%。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7,842万千瓦,同比增加4,754万千瓦。(国家能源局2023年7月19日发布的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公司产品应用于光伏行业上游的光伏材料生产设备的电源控制上,在还原提纯环节和晶体生长环节均有应用。公司从2005年进入这个行业以来,已有十几年发展历史,其间取得了迅速替代国外产品,打破国外产品对于中国市场的垄断,最终用实力使其退出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具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行业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报告期内公司在光伏行业的总体订单在2022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保持稳定,预计将持续有利于公司2023年及2024年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在多晶、单晶电源应用的基础上,公司也涉足了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电源应用领域,对光伏行业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该行业属于电源国产化替代,未来市场前景良好,目前产品处于样机测试的最后阶段。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由于半导体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细,半导体制造对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我国半导体高端设备制造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突破,虽然在先进制造工艺上与国际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但对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技术垄断意义重大,半导体等电子材料处于电子产业的前端,其制造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子产业的水平。我国半导体产业薄弱,但需求巨大,近年来发展较快,未来前景广阔。

  据SEMI报告预测,预计2023年半导体设备全球销售额将从2022年的1,074亿美元减少18.6%,至874亿美元。2024年将复苏至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主要因高性能计算和无处不在的连接驱动的长期强劲增长。

  公司应用于半导体等电子材料的电源产品主要用于材料生产设备的电源控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上游材料行业,如电子级多晶硅、半导体用单晶硅、碳化硅晶体、LED用蓝宝石、LED外延片等生产设备。在其他电子材料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纤拉丝、化成、腐蚀、电子铜(铝)箔等。报告期内,公司在半导体设备端的产品研发又有突破,射频电源覆盖的频率段以及客户机台类型更加宽泛,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客户反映良好,初步具备了替代国外电源的能力。

  公司密切跟踪国内半导体行业主要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趋势及产品导向,依托公司成熟、高效的技术平台研发多种类型的电源产品,在已涉入的半导体等电子材料细分行业里,具有良好的声誉。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蓬勃发展及相关电源产品的进口替代,为公司电源产品在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司将伴随这些行业的发展,继续巩固提高在该行业的市场地位。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充电桩144.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35.1万台。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200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5%、53.1%。

  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在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二季度汽车产销明显恢复。

  从产销量看,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从市场占有率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从保有量看,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6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

  以此来计算,国内新能源汽车对充电桩的占有率,平均2.5辆新能源车拥有一根充电桩,随着新增充电桩数量的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利条件也在不断扩大。

  截至2023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14.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90.8万台、交流充电桩124.0万台。从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2万台。

  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英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目前已经取得充电桩相关授权专利30余件。英杰新能源开发的“充电桩集成功率控制器”,通过创新设计,为长距离分散型充电站的运维服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开发的交流充电桩为国内首台通过美国UL认证的交流充电桩产品。直流桩UL认证以及CE认证也正在进行中。

  报告期内,英杰新能源公司获得多项荣誉,2023年3月被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评选为2022年度中国充电桩设施行业推荐品牌,中国充电桩网评选为2023年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优秀供应商品牌、十大质量卓越奖。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合同订单继续呈现国内、国外销售双向同比增长,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这类行业包括钢铁冶金、玻璃玻纤、科研院所、电化学等。钢铁冶金行业、玻璃玻纤等行业发展相对稳定,公司在这类行业里的产品一直处于优势,有较高的市场地位。目前我国钢铁冶金行业正处于快速升级换代阶段,冶金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包括公司在内的供应商提供了较大的市场机会,而受环保、质量、效益的影响,冶金工业用电炉的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需求及冶金工业整体水平升级带来的电炉用量需求的增加,冶金工业用功率控制电源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玻璃玻纤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我国玻璃玻纤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于国际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已成为全球玻璃玻纤制造业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仍将以较快速度发展,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在该行业的市场空间也会因此受益。随着国家对科研实验投入的加大以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提高,公司用于科研实验的特种电源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工业电源研发制造企业,始终坚持“技术立业”、“专心、专注、专业”的发展理念,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的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从小功率到大功率、从低电压到超高压等不一样的功率等级的工业电源及特种电源技术共享平台,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产品转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进一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报告期内陆续完善了与新技术、新工艺相配套的测试、试验设备,搭建了不同技术类别的测试平台,可满足各类在研项目的全面测试,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公司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敬业、务实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公司秉承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人才理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人员“选、用、育、留”机制,为技术人员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空间。伴随着公司的发展,造就了一支素质过硬、务实创新、积极进取的研发团队。近年来,公司骨干技术人员年流失率均在5%以内,同时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快速成长,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团队成员大多为伴随公司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管理模式与公司业务模式得到了更好的契合。通过不定期内外部培训,结合企业文化形成了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在订单响应、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公司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在国内多个地区设有常驻服务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得到客户认可。凭借在多个行业大客户处建立的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具备进一步向其他市场领域及客户拓展的竞争优势。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应用于光伏行业和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应用行业比较集中且公司产品属于光伏、半导体材料等行业上游,受下游终端产业需求与行业政策的影响,一旦特定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会引起下游市场需求不达预期等行业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坚持技术创新,通过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拓展更多的行业应用,减少特定行业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公司目前未完成的大金额订单集中在光伏行业,虽然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优势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不排除客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进行投资调整,使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下游部分客户出现取消订单或提出延期交货等不利情形,则公司存在在手订单的履约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通过评估客户实力,选择优质客户,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规范商业合同,确保订单的执行。

  公司目前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且波动较小,如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成本控制、高端市场开拓方面不能持续保持优势,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可能下降。

  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精益生产管理,降本增效,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自身整体综合竞争力,保证产品的毛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公司前五名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若公司与上述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因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不善或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等内外原因导致其市场份额缩减,公司可能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重点客户关系维护,快速高效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增强客户体验感,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源产品在新行业领域的应用,拓宽客户范围。

  虽然公司产品应用行业范围广泛,对下游不同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如果应用行业过度集中,一旦特定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在特定行业销售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不利变化。目前公司存在光伏行业应用相对集中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大在半导体等电子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的产品拓展和客户开发,增加其在公司业务领域的占比。

  基于公司的经营特性,公司存在较大规模的发出商品。公司存货主要为发出商品、原材料和在产品等,其中发出商品占比最高,主要为安装调试周期较长的电源系统产品。发出商品金额较大,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确认收入周期延长、后续货款结算放缓、资金占用增加、运营效率降低、存货减值等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现场服务力量,尽可能缩短安装调试验收时间。销售人员积极跟踪合同履行进度,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经过多年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公司拥有一批技术过硬、行业应用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人员,确保了公司在特种电源、特种项目的设计和交付能够快速响应。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造成核心技术失密,从而削弱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公司的发展。

  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产品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秘密的管理,与主要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防止核心技术失密,另一方面公司实施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将核心员工的利益和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保持团队的稳定,同时积极引进、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尽可能降低部分主要技术人员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技术风险。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47.90万元,同比上升42.45%;营业利润18,776.31万元,同比上升33.5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265.91万元,同比上升33.31%。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光伏行业,销售收入34,972.2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35%,同比上升79.53%;来自于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销售收入8,322.2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93%,同比上升44.64%;来自于充电桩的销售收入5,282.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1%,同比上升28.60%。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优化经营管理等方面持续提升。面对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公司订单增长等情况,公司不断优化内部经营管理,通过提质增效、精益生产等管理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工作如下: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继续保持双增长,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7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10件,外观专利2件;新增授权专利4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1件,外观专利1件;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公司专利保护和新技术储备扎实推进,制定的各项战略攻关产品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通过对技术中心软硬件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研发能力和产品综合测试能力,为全面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保证产品开发质量提供了更高标准的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日常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立足稳健经营,避免盲目扩张,强化客户风险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资质和回款较差的客户进行销售控制,同时开展有效的回款工作。

  持续优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质量、交付、成本管理的全流程运作体系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竞争优势。建立了以计划、采购、制造、质量、工艺为核心业务的扁平化生产组织,高效、柔性地保障产品交付。

  公司在研发管理方面基于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并不断完善,对办公自动化系统(OA)、项目管理系统(P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企业运营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和系统整合,不断提升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已基本实现离散型智能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构建了由设计、经营、生产组成的一体化数字工厂。

  公司持续秉承“汇聚英才、成就杰出”的人才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拓宽招聘渠道、开展任职资格管理、职级评定管理、绩效管理、内部竞聘、轮岗管理等,持续优化人才数量和质量。采取新增或提高吸引人才的激励措施标准,通过对不同序列岗位人员实施差异化的薪酬标准,持续保留人才,降低离职率。根据公司发展和业务需求,成功举办了多场专题培训,结合公司内部培养等工作,持续投资人才,提升员工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公司B区产能扩建,修建了新的充电桩生产车间和储能生产车间,在这两个行业的产能将得到迅速提升,为公司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金奖”2022年度评选中,获得杰出IR公司、杰出IR团队、杰出董秘三个奖项,在证券时报组织的第十四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的评选中,公司董秘获得投资者关系杰出董秘奖。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 上一篇: 车载48V系统受热捧国内外芯片、车厂争相布局
  • 下一篇: 北交所上市公司微创光电新增专利信息授权:“智能机柜备用电源同享体系”